淋家不可发汗,发汗则津液内亡,客热更增。按痿躄一证,《内经》云:肺热叶焦,五脏因而受之,发为痿躄。
因肾阳虚而致者,由肾阳日衰,不能镇纳僭上之阴气,其人两耳虽肿,皮色如常,即痛亦微,唇舌必淡,人必少神。阴阳又不是混作一团[1],又不能打成一片,则治病不难而可悬壶于市矣。
夫人之立身,原以为主,肾气上腾,指坎气也。因近来不按经施治,用药不当,邪不即去,正气日衰,邪气日盛,势必渐渐入内,故有传经不传腑,传腑不传经,二阳并病,三阳并病,两感为病,渐入厥阴,邪苟未罢,又复传至太阳。
或素秉不足,饮食不健。太阳居坎宫子位,一阳发动,散水精之气于周身,乃众阳之宗,一元之主也。
医者不知其为阳虚,不能镇纳阴气,阴气外越,血液亦出,阴盛隔阳于外,阳不得潜,亦汗出。坤中得阳即是火,火曰炎上,故能启示上升而交于心。
因肺移燥者,由燥邪乘肺,肺与大肠为表里,表分受邪,渐及里分,其势自然。虽然如此,又当细求,而清凉之品亦不可妄用。